在河南洛阳,一场名为“洛阳球王”的品牌赛事正在激发全民健身的新活力。选手苏志文的话道出了赛事的魅力:“驱车百公里来参赛,不仅球技提升,还能带家人游览龙门石窟,品尝洛阳水席,明年我还会再来!”近年来,乒乓球在河洛大地掀起热潮,以“体育+”模式,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,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力。
洛阳市体育局负责人指出,“洛阳球王”乒乓球争霸赛是“国球两进”活动的核心,依托城市三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,推动活动落地。如今,以赛事为引领,洛阳已开展篮球、匹克球等系列争霸赛,通过“体育+”模式,带动更多健身活动,实现提振消费、拉动内需、促进发展的目标。
周末清晨,洛阳各区的乒乓球馆和运动场里,清脆的乒乓球声不绝于耳。洛阳市以“洛阳球王”赛事为引领,通过层级体系,让普通爱好者有机会从社区球台走向市级赛场。2025年,赛事吸引了8100名选手参赛,带动2.5万群众参与,全年举办7620场次比赛,其中年终总决赛吸引超过30万人次观看线上直播。
68岁的张福寿在海选赛场为球友提供服务,虽因超龄不能参赛,但他为赛事服务的热情不减。“我想为大家提供一个好平台锻炼身体,比什么都强。”他说。
赛事的辐射效应远超体育范畴。3年来,超过4000名异地选手奔赴洛阳,直接拉动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景区消费。每到赛季决赛和年终总决赛期间,赛场周边宾馆爆满,单赛季就能拉动千万元消费。
社区体育公园成为人气聚集地。马先生在体育公园打球,见证了球友队伍的壮大。“每天至少五六十人来这儿打球,尤其是下班后,台子根本不够用。”他说,这里不仅是健身场,还是社交圈,让大家释放压力,浑身轻松。
洛阳通过盘活城市空间,将闲置绿地、旧厂房、社区空地改造成健身乐园,为公园配备乒乓球设施,通过“国球两进”活动,让乒乓球运动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。截至2025年底,洛阳共建成280个社区体育公园,为近200万居民提供便利。
“体育搭台、文旅唱戏”,洛阳以赛事为支点,撬动文旅产业升级。国家一级运动员万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:“‘体育+文旅’的联动我给满分。”这样的案例在“洛阳球王”赛事中已成常态。
洛阳“国球两进”活动,以乒乓球为媒,不仅转动全民健身的活力,还激发城市经济新动能,为新时代体育消费升级提供了鲜活的洛阳样本。